店里整幢楼一百多张桌位,也依然能保持始终坐满——
开业前三天时的那种火爆程度,就不仅仅是坐满这么简单了。当时是过道上都站满了人,排队的顾客却依然坚持要买炸_chicken_,然后就直接站在别的有座的客人旁边吃。
这种氛围下,闹腾的熊孩子或者想拿腔作势慢慢吃的坐客也多半不好意思,只能被B赶紧吃,吃完走人别占位置。
新鲜劲儿过去之后,每天客流量虽然降到了三四千,客单价却提升了,日营业额依然有两万以上。毕竟尝鲜嫌贵的市民少了,剩下的都是相对阔绰的游客,没有“自己回家煮饭”这个选项可选。
不过总的来说,在这个二月里,米娜旗下生意中直接效益增幅最大的,还不是肯德基,而是佳得乐。
佳得乐工厂投产后,短短一两周,销量好得出奇,反正是有多少货卖多少,暂时也依然只能先供省nei,最多再照顾一下邻居的直辖市沪江。
经销商渠道都是现成的,原先进过红牛货的经销商,都可以同时兼卖佳得乐果zhi,也就不存在重新建设。销售科的人坐在办公室里接接电话就把产能消化了。
作为肯德基的招牌He作饮料、靠着两部美国大片贴片广告、宣传认定为“美国最有名的果zhi运动饮料”,这个杀伤力实在是太大了。
而佳得乐的本土化降本工作又做得比可口可乐更好,毕竟含果zhi的饮料,以86年国nei农产品、水果价格的低迷,可以很好地把成本压下来,做到比在美国制造总成本低好几成。
佳得乐最终的经销商定价是500毫升装8毛钱、建议零售价1元。这个价格比同期可口可乐还略微便宜一两成。
产品规格方面,佳得乐有玻璃瓶装的也有塑料瓶装的,都一个价位,不过玻璃瓶的会以一毛钱一个回收瓶子,主要用在短途运输的市场,因为现在国nei还只有钱塘这边唯一一个灌装厂。
宗卿厚估算了一下产能和业绩的规模,估计今年九个月的时间,就能做到在国nei市场乃至出口日本市场累计销售1亿瓶,与此前原有的美国工厂基本持平——
米娜问桂格麦片集团买来佳得乐的时候,可不仅仅是买个牌子,还是连带着把佳得乐美国工厂一起买下的,所以总价才要3000万美元。
只不过,美国佳得乐一年也只有1亿瓶左右的销量。这个销量在美国运动饮料领域已经算最大销量的牌子了,因为运动饮料这个细分品类本来就比较小众。
可美国那边成本高,一瓶出厂大约20美分、经销商零售卖一个quarter(25美分硬币,也就是四分之一美元,美国人习惯用这个计价,相当于投币电话打一次的起步价)
所以算下来84年底米娜图谋收购时,佳得乐原先在美国也就一年两千万的营业额,竞争激烈导致利润率极低,还不到10%,连150万美元都不到。
相当于收购的时候,米娜是按照20几倍的市盈率gu价收购的,在80年代中前期这个市盈率在没什么想象空间的传统行业并不差了,桂格麦片集团肯卖这个本来就是收购来的子公司也就不奇怪了。
如今,中国工厂投产后,只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在销量和利润率方面超过原美国工厂,也算是一个kua越式的进步了。相信很快就会有外资果zhi企业注意到中国水果加工成本的低廉。
虽然这种低廉也就持续几年,最多不超过十年。到90年代中期,中国的物价上来之后,水果剪刀差就没什么*作空间了。
**
几乎是躺在功劳簿上收割了这一波红利,历史的车轮终于滚入了1986年3月。
米娜的那些生意重要关头,基本上都过去了,后面会是一段比较长的平稳发展时段,也不用她本人这个大gu东怎么*心协T资源。
佳得乐、肯德基,都是完成了起步的急加速阶段,稳步高速增长。
红牛的势头依然强劲,只等着今年世界杯被全世界大多数参赛强国的国家队都采用为专用耐力饮料。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