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能把司马光怎么样,但既然有人捅出来了,他暂时停止履行职务、去御史台解释清楚是必须的。御史丞欧阳修是不主张这样搞的,但老欧阳也并不完全代表御史台。还是当时大雱说的那个道理,王拱辰的能耐仍旧很大,欧阳修治下的官僚机构要“照章办事”的时候,欧阳修这种在乎名节的人,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于是借助王拱辰和王雱的发难,九月下旬的一次朝会,韩琦借机开炮,提出了:把大部分外交治权收归枢府的举措。
更诡异的,难得有j力参加一次朝会的赵祯,支持了韩琦的提议。
那么相当于礼部被阉割做太监了,礼部其他业务暂时还没有动静,不过原本归属于书门下的“外交权”被韩琦拿到了。
因为在福康劈tui一事,司马光把老赵给彻底惹毛了。又处于老赵最像龙傲天的时机,加有先例,所以赵祯当然借机下达圣旨:剥夺礼部之外交权,归属于枢府。
与此同时枢府建制升半级,正式和书门下平级了。
这算是一次大宋的较大政治改革,意味着大宋没有首相了,或者说现在韩琦和富弼都同时是都大宋的首相。
这除了代表赵祯于迟暮之际对书门下的不满外,也代表回归本源,这是有先例的。譬如辽国的外交权是归属于北府枢密院,此外大宋历史也有过一段岁月,外交权限是归属枢密院而不是礼部。
说白了这只算是业务的T整。在曾经外交权归属枢密院时期,理论书也是宰,枢密是相。只又因这些时期大多数时候,平章事和枢密使是一人身兼两职,所以关于治权的归属并不太重要。
在大宋这种事经常发生,例子实在太多,譬如前阵子工部一会归属书,一会又归属三司。又譬如大理寺这个最高法院,治权一会归书,一会归御史台,现在则是两个爹一起管理。
群牧司也一样,一会属于书,一会又属于枢密院,看当时的政治需要。
再譬如农业口一会归属工部,一会归属户部,一会是独立机构司农寺。最后干脆分成了几块,连兵部也都自有一部分耕地治权。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