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圈阅”的意思,表示自己知道了,但没有任何意见。至于是否召开三都议事,他不置可否。如果真要召开三都议事,他的意见也是“不发表意见”。
看看张阳明怎么批复吧,最好张阳明能给出明确的意见,这样的话,在这件事情上,一切就听张阳明的好了。
圈完之后,沈云敬如释重负,心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就“无为而治”A。
监院舍中,天师张阳明同样为此苦恼着,但他不像沈云敬那样喜欢任事撒手,而是仔细斟酌着其中的利弊。
坐到了十方丛林最顶尖的位置,又在上观真师堂中据有一席之地,馆阁修士是否在十方丛林中出任道职,对张阳明来说毫无影响,他现在需要权衡的是,在这件事情上,怎样才能更好的维持住自己在十方丛林中的威信,同时又不招至诸位真师堂坐堂真师们的不快。
若是强行将此文压下来,自己在十方丛林同道们心中的威望必然受损,所以不可取。但如果就这么报到真师堂,自己又如何向坐堂真师们开口呢?
沉吟多时,张阳明将疏文取了过来,将“八条危害”中的“易使同道之间上下隔离”、“容易言出法随”、“修士不擅俗务、不通民生”、“存在贪墨的风险”、“修士一旦行恶为私,无人能够制约”等五条删掉。这五条写得太过负面,容易引起真师们的反_gan,绝不能提。
张阳明保留的是第一条:修士大量j力牵扯俗务,无法专心修炼;第二条:修士容易为凡尘俗世迷惑心x,于悟道不利;以及第八条:修士加入十方丛林,其迁转升黜无法考量。有这三条在,理由其实已经很充分了。
修改完毕,张阳明重新誊清,誊到最后一句“诏令自下发之日起施行”的时候,出了会儿神,然后笑着摇了摇头,把这句话抄了上去。
修改完毕,张阳明写了个纸条:同意三都议决。思索片刻,又取过一张飞符,将原委讲清,往空中一抛,发给自家龙虎山张氏一族的主事者——真师堂坐堂大天师张云意。
身在庐山的赵然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五月十九日上午,将在志道堂召集三都议事。能够得到这个消息,还是赵然这几天辛苦奔波,四处打点的结果。
“师兄能确定?”
“赵方丈,此事我亲眼所见,你说的这个疏文,是列进议事事项之中了。我大略扫过一眼单子,明日的三都议事,一共要议决七项,《馆阁修士不入十方丛林疏》,是排在最后一项的nei容。”
谢过这位典造院新结交的师兄,赵然长叹了口气。身在庐山,自己就好似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借力之处,一切都只能听天由命,实在是无力得很。
五月十九日下午,赵然急于打听上午三都议事的消息,先去典造院找了新结交的那位师兄,那位师兄告诉赵然,目前尚不清楚,以他在典造院的职分,至少也要过两天才能知道。
之后,赵然又去了一趟都管院,想要求见大都管赵云翼。值守的火工居士告诉他,大都管实在太忙,没有时间见他,让他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这四个字,让赵然冷静了下来。他不知道这四个字是赵云翼亲口说的,还是这火工居士随口说的,但不管如何,事情已经发生,再着急也没有用。
想来想去,赵然还是给东方礼发符了,想让东方礼帮忙打听消息。
耐心等到第二天,东方礼的回复到了,他告诉赵然,今天上午的三都议事,通过了《馆阁修士不入十方丛林疏》,不仅如此,东方礼还将这道疏文原文抄录下来,发给赵然。
赵然连忙捧着这道疏文,一字一句的读了起来。读完之后,他的目光落在最后一句上,盯着“诏令自下发之日起施行”这句话,反复的品味着。
如果没有之前在九江时大都管府上的那番谈话,赵然是看不出这句话的真正所指的。
这就是大都管给自己开的后门么?
可这句话也实在太过含糊了一些吧?他最希望的,是文中直接点明——“过往任职的修士,不在诏令约束之nei”这样的话,如此,自己便真的可以放心了。
而赵云翼加的这句话,却可以有两种解释: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