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元年(公元1040),正月。
西夏举兵侵宋。
延州之战,败宋,俘宋环庆、鄜延副都部署刘平。
五月至九月,攻陷宋鄜延、泾原路10余城寨。
康定二年(公元1041)二月,宋攻守未定,西夏先发制人,再次侵宋。
好水川之战,宋环庆副都部署任福统率出击。任福等为夏军所诱,尾随追击,中伏大败,力战而死,丧师万余。
北宋,汴梁,皇城。
垂拱殿内。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死气沉沉。
赵祯有些乏力,整体呈剥壳鸡蛋趋势的脸生生皱出不少褶子,心里琢磨着包拯到庐州了吗,那乱臣贼子动身了没有呢?他有点后悔不该让庞太师跟着告老还乡。不然,从那逆臣的老父这边下手,事情就好办多了。
那个,说不定好办许多。
皇帝狠狠地拍了一下龙椅。
包拯!数年前你失踪,是中州王把你“挖”了出来,朕多了一个“御史”。这回,你非得给朕带回来个“飞星将军”不可!
包拯打了个响亮的喷嚏。
庞太师对他的失礼习惯xi_ng作鄙夷状。
包拯对庞太师的鄙夷也习惯xi_ng回以无视。
所谓相看两生厌,无非如此。
可惜很多时候他们就非得待同一个地方看对方“脸色”。
时也……命也?
庞太师虽光荣退休,但朝中门生仍在,苦心经营的势力明的虽不多,暗的也仍在。所以,生活仍算精彩。只是多了个爱好,那就是热衷搜罗类似数百年后流行的奥数题脑筋急转弯,以期有朝一日得偿所愿挫一挫包黑子的锐气。
今朝终于派上用场。
可恨包黑子居然心不在焉。
他显然不明白,于包拯,这些题目委实比起他少时在书院学习sh_e、御两艺好对付得多。
毕竟,“大宋第一聪明人”的头衔,不是自己封的。
因为这心不在焉,所以包拯现在看上去,温吞。
他目前官至御史,刚正不阿,这“御史”做得连皇帝看到他也有点心虚。可他,人看上去却奇怪地有温吞趋势。
温吞得近乎钝。
驽钝。
想包大人昨日下午到了庐州中州王府,等到半夜找不人接旨,展少侠通过江湖朋友才得知庞统其人目前在烟花场地时,包大人一身官服正气凛然一脚奋力踢开青楼大门的姿势,也甚是英勇,凌厉的。
虽然显些创造有史第一份在青楼宣读的圣旨,但还好中州王颇为满意包拯这“难得意气”的表演,消磨了一番也就回了府邸。
当然,后来风传的“在场的姑娘们都感到场面过于熟悉似曾相识”一说,纯属居心叵测的谣言。
中州王正一脸的兴致勃勃,盯着包拯。
目如秋水。
诚然,庞统的长相,很好地诠释了何谓“风流人物”。
但因为昔年手握兵权太久,抑或根本就是此人本xi_ng之缘故,眉宇间常见杀戮之意。
何况,眼下堂中之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倒也说得上是“熟识”——一个连谋逆之事,也可以作为儿戏,甚至令人怀疑只是出于无聊才去做的人,眼下虽只见风神秀彻、气度高华,却更觉得诡异。
公孙策心中打鼓。
展昭下意识握了握手中的剑。
偏偏当事人无动于衷。
包拯无动于衷。
近乎漠然地接收了此时庞统颇似秋波的眼色。
然后开始有条不紊思路清晰地解题。
庞太师吹胡子瞪眼睛。
拂袖而去。
拂袖而去的真相是,太师决定趁包黑子还在,立即去找新的难题。
公孙公子清了清喉咙,开始说话,大意是中州王何时动身前往汴梁复旨,中州王懒懒地说他自归隐以来身体一直不好云云。
这种官场俗称的“太极拳”来来回回打到了第三天,包大人和展少侠貌似已经形成公孙策和中州王一开口两人就瞌睡的条件反sh_e。
所幸,包拯在听说边境西夏李元昊又在蠢蠢y_u动时,爆发了。
包大人怒闯王府,找到正在赏花对酒的中州王训斥其人置前线将士不顾,置边关百姓不顾,置天下苍生不顾。
气势如虹。
迫得想来阻止的庞府下人也没敢近前,得了王爷意思赶紧远远退开。
中州王笑吟吟地给包拯倒了一杯酒,殷勤地劝道:“你明明知道我对这些话根本不屑一顾,何苦辛苦自己说呢?哪,看在你的大义里没有提到赵老六的份上,我给你一次机会,替我找个出山的理由如何?”
包拯气极,抢过替来的酒杯,仰首喝去,却因喝得太急,呛了起来。
庞统目光一闪。
靠近。
手却是伸到包拯的衣领里,拽出个东西。
红丝绦,白玉扳指。
丝绦做链,在民间倒也寻常;这白玉却分明是上好玉石,和包拯,甚是……不协调。
“哪里来的?”庞统觉得有点眼熟,皱皱眉头问道。
包拯愣了愣,下意识答道:“展昭说随身带点值钱的东西,万一又跳崖或是失忆的话,可以应急……”
庞统听他说得甚是含糊,脸色微沉。
阳光下白玉扳指光泽柔和温润,他心念一动。
忽然一笑。
色若春花。
居然明媚。
“莫非是本王离京归隐,大人前来送别,本王有感大人高义时送你的那个?”
何谓“有感高义”,说是“一时兴起”更恰当。
赠送人貌似因为时间久远兼类似东西太多自己也忘了,何况包大娘本着“送给我的就是我的”“东西是无辜的”,已经决定将此物,继公孙策家的玉佩作为三代贫农包家的传家宝2号。
所以包拯硬着头皮说:“王爷记错了。”
庞统轻笑,显然心情不错。
于是,第三天当日,中州王动身了。
此事之前因后果,民间流传的版本本是“包大人大义斥庞帅,中州王羞愧复出山”。奈何某日说书人唾沫横飞时,有一黑衣戴帽帽沿饰以黑色皮毛的男子冷笑,道:“你们都猜中了这故事的开头,却没有猜中这结尾。”
然后扬长而去。
立即有眼利之人识得,此人乃“飞云骑”中人。
“飞云骑”早非王师,乃庞统之心腹家兵。素有“庞统背后的男人”之称。
有句话说得好,史为后世谬言。
或者说,很多人,很多时候,是没有包拯那种,对追寻事实真相执着得近乎变态的理念的。
再说白点,人,对于
八卦,总是热衷的。
于是,事情的真相,扑朔迷离起来;流传的版本,遂多起来。
姑妄言之姑听之,恩,那个,有何不可。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