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不会有任何形式的广告,如果出现广告,可在【首页-我的足迹】中找到解决方法

过了处暑,各地的气温明显的在下降了,夏季的尾巴在逐渐的离去,昼夜温差 大,中午时最热,早晚的天气凉爽,意味着在慢慢的jin_ru一年四季之一的秋季了。

南方大部分地方的作物即将成,农谚有“处暑满地黄,家家修糜仓”,每年到 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就开始整理粮仓准备收割粮食了。但是由于南北的气候原因 ,北地作物成熟要稍晚一些,但是大多是在七八月的这个时间收成。今年各地都还 算是风T雨顺,没有遇到什么大灾大难,地里的粮食长势良好,在这个时候要防虫 害,只要在作物收成之前不要遇上大风雨大等这些恶劣的自然灾害天气,今年各地 的粮食收成都应该不成问题。

远在南阳的一个庄子上,地里种了大片的棉花,棉花吐了絮,快到可以摘棉的 时候了。地里的谷子被果实坠弯了yao,金灿灿的一片,地里是一个个弯着yao在忙碌 的身影,早种的谷子都已经成熟,可以趁着这个时候收割了。

庄子上原本的一间纺织坊扩大到了三间作坊,坊里的织娘就有上百,上千的人 在这里干活。如今南阳产出的青布销往整个大成,因价格低廉、质量好而广受普通 老百姓的喜欢。

前两年大批的流民到往南阳,庄子上收入了不少的流民,如今都安排在庄子上 做事。对于这些流民们来说,只要能有一口饭吃,饿不死,什么活他们都愿意干, 更别提庄子的主人心好,不仅是给他们饭吃,给他们_F_子住,还可以到坊里去干活 ,每月有工钱不说,做的好的还有额外的奖赏,这些可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因此整个庄子上,都没有几个偷懒的人,大家都是拼了劲儿的做事,庄子上的 各项产出自然是越来越好。

庄子上的老农们都记得以前那一位骑着小毛驴来庄子上的小公子,小公子的手 下带出了一批懂得农事的人。如今小公子去往京城当官,但是小公子带出的那些老 农们都还在这里,有这些有经验的老农的指导,庄子上的土地产出一年比一年好。

尽管小公子去京城了,庄子上的老农们还记得小公子,不时的有人会提起,如 今再提起,喊的就是“李大人”了。

“老爷,京城来信了。”

管家拿着一封京城送来的信,匆匆的往nei院Jin_qu,把信呈到他们家老爷的面前 ,“是小公子的信。”

以前小公子住在府上,管家奴仆们都把那一位小公子当成小主子看待。自从小 公子去往京城当官后,京城都有写信回来。一见到是京城来的信,管家就知道是小 公子差人送信来了。

“京城来信了?拿来给我吧。”傅易寒接过了信,一看上面的字迹就知道是自 己那小徒弟来的信,一想到那小子才去京城当官就搞出这么多事来,还真的是胆大 包天了。

南阳这里也有京城来的报纸,只不过等报纸到了南阳这里已经是十天半个月之 后了。傅易寒会看每日从京城来的报纸,丛中获取一些关于朝廷动向和京城的消息 。他还知道这份报纸是他那胆大包天的徒弟给整出来的,如今在南阳这里,京都日 报也是非常的有名。

师徒二人一直都有频繁的信件往来,基本上每月都回从从京城来的信,信里大 多是关于朝政上的一些事情,和小徒弟的一些想法和计划。遇到困惑之事,他那小 对徒儿也会在信里向他这个老师请教和询问。短时间nei傅易寒是不打算到京城去的 ,师徒二人就用这样的方式沟通,不乏也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乐趣。

展信是小徒儿对他这个老师的问候,下面接着提到了商部以及即将开展的商业 大会等等这些事情,信上所写的要比他从外面的报纸上看到的还要详尽。

傅易寒从京城来的报纸上是知道这个事情,知道这是他那小徒儿弄出来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傅易寒和别的名士的观点不一样,他并不认为商业是末流,商人是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若是朝廷能够引导这一部分人,他认为这是可行之事。所以 在建立商部

的这件事情上,他是赞同的。

信上还提到皇帝近来的body衰弱**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谢谢赞助,感谢支持!赞助后,进入全站畅读模式。有任何喜欢的耽美作品,也可在搜索页提交留言哦!3元1个月、18元7个月、25块12个月赞助时间未到又提示要赞助?【首页-个人信息】重新登录激活赞助码!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番外》小说在线阅读_第55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女生阅读之家只为作者by媚骨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古代农家子的科举之路+番外第55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