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平将各人看个分明,心里长长地舒气——都没怎么变嘛,没变就好,没变,他就能以上辈子的记忆做依靠,将不He心的人,一个一个赶出朝廷。
相较于三位宰相,底下有望再升一升的人和年轻的宗室对李圣平更加忌惮。
李圣平有自己的班底,而且这个班底的人比长安的老臣能干得多——多少年南征北讨、镇关抚民,就这从政的经历,也比长安的人多出几倍。大华动乱之时,天子的旨意无法传到长安之外的地方,便是在长安城中的执行,也得打个折扣。
而李圣平征_fu大半江山,将所有藩王乱臣尽数扫灭,一直缺少人才,每个人都得当三五个人使,就算是个平庸之人也得磨练成大才了,何况他麾下有多少成名的贤才?这些人的手腕眼光,都比长安的同辈人高出不止一筹。
此外,老皇帝后宫没有妃嫔,只得一个皇后王氏,两人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却不到三岁就夭折了。王皇后在多年前的宫变中为了救皇帝而被反贼杀死。老皇帝因念Q子的情分,对王氏族人与别个不同,王氏宗亲一直指望老皇帝再娶一个本家nv子,再生下儿子,就是板上钉钉的太子,结果老皇帝还没松口纳妃,李圣平就平了天下反叛,老皇帝干脆直接过继了李圣平。王氏的族长在老皇帝下旨封太子的当天就气昏过去了。
王氏是世家大族,历代出过不少后妃,李圣平的祖M_卫氏正是宫廷斗争的牺牲品,彼时王、卫二族斗得天翻地覆,可谓世仇也不为过。后来卫氏落败,出就凤州,王氏_gengshen,在自家nv子没有儿子的情况下,过继江南瀛洲藩王世子为子,继承大统,这才得了皇位。李圣平做皇太子,王家能忍得下这口气才怪。
除了王氏,宗亲也看李圣平不顺眼。李圣平弱冠之年就在江南打下半壁江山,怎能不让长安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妒恨?眼看着主上无子,极有可能要过继宗室子为嗣,素日经常进宫伴驾的宗亲都以为自己有希望,这时候李圣平又横空杀出被立为太子,并且皇帝陛下准备尽快将禅让礼举行了好搬去江南——现在这位皇帝陛下也是江南藩王世子,被过继给先皇的,长安的气候他忍了几十年,忍够了。
如果在禅让礼之前不能让皇帝陛下改变心意,他们这些京城宗室,就得向山野汉李圣平俯首称臣。
李圣平对他们的这些小心思门儿清,当下只向三位宰相颔首示意,便带人进了乾元殿。
文武官各分列东西向排好,暮守一武官第一,自加封右将军后,他已成为大华名义上的武官第一。其他官员也各自站好,李圣平的第一位谋臣,也是当世名士、年近花甲的衍衡先生张处,他得到了太傅的虚衔。最高的三公虚衔,当前仅有太傅授予了人,遂以张处为文官第一。与衍衡先生一同做学问的天问先生因厌烦来往事务,固辞不肯,只跟着衍衡先生起居劝学,并不参政,连虚衔也没有。
长安宗亲在这场He里才发现自己官衔不如人,能耐不如人,实职也不如人,李圣平的人几乎都在前排,而大多数宗亲,都只能凭着继承来的王爵与他们平起平坐。
皇太子的席位在皇帝与文官之间,一张长一丈八阔一丈三的高足榻,黑檀雕龙装饰,上铺五层缃色席,压铜鎏金犀牛席镇,四脚垂缃色丝绦,位置高于群臣的席位,低于皇帝的座榻。
李圣平走到榻前看了看,直接对乾元殿的nei侍下令:“把它挪到对面去。”
乾元殿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李圣平,觉得他疯了。
乾元殿的nei侍可是皇帝陛下的人,且不论他这个太子能不能指使得动,事后皇帝陛下能不对他起猜忌,能不说他越权么?
大华朝一向重文轻武,家世品级相当的文武官相遇,武官可是要低半等的,长安城的武将世家也一直被文人看不起,甚至有寒酸的科举士子,一旦高中,有了举人身份neng离了白身,转头就能写诗讥讽比自己位高权重的武夫,更有人白身时为求晋身之阶,娶武将家的nv儿,高中后立刻退亲、休Q,理由是武夫粗鄙,不堪为姻亲,时人竟觉得无可厚非。皇帝降罪臣子时,武将可能被杀,文臣却最多被流放,武将可能被用刑,文臣顶多收监。
李圣平从文官前方移到武将前列,既是自贬,也是*l_uol_uo的对文官开嘲讽。问题是李圣平手下的文臣也不少,他用得着连自己人的面子也不卖么?李圣平这样张狂,是不是可以离间一下他和他的文臣心腹的关系?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