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来说,这堤岸是筑不成也得筑,而且不仅要筑,还要筑牢固了。
所以胤禛沉着气说:“板闸之地因为多年以来时有水祸肆_N_,因而一些地方土质确实较其他地方松软。”
然后胤禛不停,接着说:“板闸之地虽然土质松软筑堤不易,可是这堤岸后方却是良田万顷,江淮一带出了名的大粮庄俱在此地,所产之粮谷不仅可支撑整个江南之省,还可T剂到四川两湖等少粮地区。因而这一段河堤实是维系了一方平安。况且,板闸之地因为久经洪水,因而善于筑堤的能工巧匠却众多,这堤也并非就筑不起来。”
胤禛说这话的时候,于敏中又借机给胤禛使了一回眼色。胤禛仍然装作没有看到,自顾自的将自己心中连日来一直要说的话说了出来。
听完胤禛说的最后一句话,皇帝刚刚好了一点起来的脸色又变坏了,胤禛这明指官员办事不力A。
于敏中这边见使眼色不得劲,暗想今儿这位王爷这是怎么了,平常不见王爷有这个牛劲A。可是另一方面呢,皇帝没有询问他,他也不能冒冒然的开口A。所以心里也着急的很。
接着听到皇帝开口了,却没有问他,问了梁国治,皇帝问:“你来说说。”
梁国治是皇帝看好的人,他的身上自然有着作为一个能吏的大部分优点,况且他也知道皇帝对这个折子的处理方式,所以梁国治开口道:“臣未去过板闸,因而只怕对此地的情况不如景王熟悉,只是臣在两湖任职的时候,也遇到过筑堤修坝之事。这筑堤修坝之事上,有能工巧匠固然是好事,然这筑堤之处的选择却也非常重要。这板闸之地时有洪水侵袭,只怕不只是堤岸不够牢固这一个原因了,依臣的浅见不若将这堤岸退后一点,然后重新督造。如此一来,即避免了原土质松软之地,可令新堤牢固。二来,堤岸远离了河道,日后河水又Zhang,也要经过大片缓冲之地,才能到达堤岸上,堤岸所受河水之压力就大减,方可保得后方百姓安危。”
梁国治这话一说完,皇帝高兴了,胤禛气愤了。
皇帝心里想,果然是我朝的栋梁,这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重要的是轻易的转移了原先的话题。
胤禛腹诽,好你个梁国治,别的本事不说,这转移话题的功力倒是一等一的厉害。但是你要说梁国治说的不对呢,还不行,人家说得还挺有道理的。
皇帝立即露出了对梁国治所提之法的强烈兴趣,立刻命人呈上安徽的舆图,一众人在梁国治的基础上开始规划起了新堤岸建在哪里好。
最后于敏中奏道:“皇上,臣等虽然也读过几本水利土矿的书,但术业有专攻,臣想还是请了工部的各位同僚来,才能议定此事。”
皇帝一听欣然允诺,又宣工部尚书以及和胤禛一起去了淮安赈灾的伊琳。
胤禛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幸而和珅奏禀:“皇上,景王就在御前,何不请景王为皇上介绍一番。”
于敏中符He:“皇上,和珅此言甚对。”
皇帝看了胤禛一眼,才说:“你来为大家讲讲吧。”
胤禛实际上极其反对这种纸上谈兵之法,如果是以前,这样的事情必定是熟悉水利熟悉板闸的官员先把方案上报上来,然后再进行研究,从而再仔细谨慎定下来。但此时此刻,胤禛却不能拒绝这样一个要求,所以胤禛的nei心虽然充满了无力_gan,但是他还是冷静沉稳的上了。
146、失望
等到关循琦和伊琳到的时候,胤禛已经说的口干*燥了。
但是好处也是有的,就是皇帝终于也认为,这样的事情,最好是有人实地考察了,然后再来做决断。
关循琦到了以后,倒也支持胤禛的说法。实在是此人因为没有介入前面的种种,对眼前的情况一知半解,因而依着对这个工程的理xi_n
g判断,所以支持了胤禛。至于伊琳,基本上是来做背景的。
因此,到最后胤禛说:“回皇父,儿臣认为此事需令派能员才好。”
胤禛真是很久没有说过这么直白的话了,可是今日此时,他实在是不得不这么干A。
皇帝看了胤禛一眼示意他继续说。
胤禛才接着说:“儿臣想淮安、板闸两地的各员都还要安顿受灾的百姓,还要为来年的开垦播种设法,想来未必有j力再做这样一件大事。二来,儿臣想着刚刚于大人说的术业有专攻的话,这样专业的事情还是给专业的人去做更好。”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