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空就往外跑,也不做什么,就是转悠。看到老人孩子拎重物就给搭把手,看到拉车的上坡给推一推,更可怕的是,他闲了下来还会陪老人、妇nv聊一会儿天。人人都夸他是个好孩子,特别有爱心,看到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还会顺手给点吃的、帮忙打个水捎点柴草什么的。你可以说他傻,但绝对不会讨厌他,更兼张桂兰为了在妯娌里争面子,四处夸他。遇到长辈就说:“以后要好好孝敬x大爷、x大娘**”简直是改善大家生活的希望之星。
搁平常,如此“败家”的行为,张桂兰是要抱怨的。现在她已经吓得顾不上这个了。她太明白这些人了!有些孤寡老人,没人理、没人陪,坐门口自言自语都能嘟囔半天!叫他们逮着个大活人,那还了得!
如是数日,张桂兰受不了了,她在害怕。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村夫村妇们闲得发慌的时候zhui巴有多宽了。万一哪一个说漏了zhui,让她儿子知道了不是亲生的,那还了得?!
完蛋喽!张桂兰愁得睡不好觉,又不能把儿子锁家里,哪家半大小子不放出去野的?这不明摆是告诉人这里头有鬼么?想了半宿,她居然想出一个主意来——正常上课的日子,放学了关起来写作业。等到周末了,就让他去镇上小姑子家里,离碎zhui的人远远的。
为此,她专门跑了一趟镇里,跟小姑子当面jiāo代清楚了。小姑子李援朝,婆家开一个小杂货店,卖点油盐酱醋小零zhui儿,家里有个儿子念小学,成绩不好不坏。李援朝知道越宁成绩好,也想自己儿子成材,给加了个“就说我央他来给qiáng子补课”的理由。同时,向二嫂保证:“放心,吃喝比qiáng子还好,跟qiáng子睡一屋。”她儿子叫孙qiáng。
三家村往镇上走并不很远,周五下午放学之后步行过去,快走三个小时也就到了,能赶得上晚饭。周日在镇上吃了午饭再走回来,赶得上家里的晚饭,还能好好休息一晚,周一上课。
这种安排在正常人看来是奇怪的,更奇怪的是,李家全家没一个反对的,包括跟妯娌不He的赵红英。越宁装惯了好孩子,也是不能反对的。
越宁满村转悠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还会有这样的效果。镇上他是准备过阵子再去的,那里有他的救命恩人张老头,还有后来帮过他的几个人。虽然只是顺手给点饭吃,确实是解决了他很大的困扰。现在么,他还没准备好。
旁的不说,就这么频繁的往镇上去,是给了吴斌极多的下手机会。他需要吴斌在He适的时候做He适的事情。眼下不是个好时机,但也只能顺势而为了。
越宁在_F_前屋后转悠了两圈,找了两_geng硬木Bang。半个手臂长,洗净晾gān,赶路之前绑到前臂上,把袖子放下来,从外面也看不到,也不影响行动。万一吴斌一个忍不住,故技重施,拿这个挡一下,胳膊是能保住的。他又往包里放了支手电,一盒火柴,一点吃的,翻了个塑料瓶子装了点白开水。
就这么往镇上去了。
巧了的时候,能遇到村里人往镇里去,搭个自行车、小拖拉机什么的,不巧的时候,就只能自己走。
孙家对越宁的到来是很欢迎的。虽然李援朝时不时要抠点钱出来补贴娘家,但是无论是她比较苛刻的婆婆,还是比较小气的丈夫,对于补贴越宁,却没有太大的意见。看人下菜碟儿,真是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将来有出息的,贴补点没什么,无底dòng,那就有多远滚多远。
越宁头顶冒烟到了镇上,孙老太太早撵着儿子孙国平到路口去迎了。接了人,孙国平还说:“怎么叫你自己过来了?走来的?”越宁笑道:“也不太累。”是真不累,山里孩子皮实,张桂兰再jīng细着养孩子,也摆neng不了眼界和客观环境的限制。孙国平家在镇上,周围环境无疑要好一些,打抱不平也是真心的。抱怨两句,看越宁*的面皮透着红色,显是累了,越发义愤了起来。反正义愤不要钱。
到了孙家,先招呼吃饭。天擦黑,已经开了灯,昏huáng的灯光下,桌子上的饭菜显得很温馨。越宁跟大家打过了招呼,孙qiáng也乖乖叫一声:“哥。”李援朝问:“路上还好?”越宁点点头:“嗯。”又问水在哪里,饭前洗个手、洗个脸。
这样良好的卫生习惯,在乡民看来有点作,镇上饭前洗手的人也不多。但是配上越宁那斯文秀气的俏模样儿,轻声慢语的从容劲儿,就叫人觉得这才是文明人该有的习惯。孙家上下摒住呼xi,一个个跟着他去洗了手,才重新排了座儿坐好。孙国平先给越宁夹了个大jītui:“今天才杀的jī,多吃点。”别说,洗过手之后吃饭,真觉得自己档次提升了不少。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