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说当年她刚毕业的时候工作不稳定,那两年侯妈侯爸就没少给她脸色看,等她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工资也上去了,他们俩的态度就不一样了,背地里怎么样不好说,当面总是很不错的。
前几天她告诉侯妈说自己身体不大好,辞职回来休息一阵子,这两口子背地里大概也嘀咕过,然后这风向又开始转变了。
侯chūn玲咽下最后一口白粥,深深吸了一口气,没办法,爹妈不由挑,撞上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再怎么说,自己也是他们生的他们养的,还被供着上了大学,就当是欠下的债,慢慢还吧。
出了早餐店,侯chūn玲坐车去了一趟县城大舅家,她看上外公外婆家的一块宅基地,这块地现在在她大舅名下。
侯chūn玲的外公外婆从前是住在山上一个村子里的,并不在西平镇上,从那个村子到镇上,还有一个多钟头的脚程,在侯chūn平她母亲和几个舅舅姨妈都还小的时候,外公才在山脚下盖起了两间二层楼的砖瓦房,但地方依旧不在镇上,从小镇边缘过去,大约还要走二十分钟左右。
侯chūn玲小时候去外公外婆家玩,去的就是那个家,因为在那里有着许多儿时记忆,她对那里的感情很深。
等到家里的几个女儿都出嫁了,儿子也都成家了,侯chūn玲的外公就发话,将那两间砖瓦房,一间分给大舅,一间分给小舅。
前些年,外公外婆原本是住在大舅那间屋子里,因为大舅那时候已经在镇子上盖起了房子,基本上很少回去了。
后来又因为一场台风,那两个房子都垮了,其中大舅那个屋子垮得很彻底,基本上没有复原的可能,他也懒怠去弄,反正都不回去住了,小舅那个屋子情况好一点,加上他们夫妻俩也都是十分恋旧的人,那时候虽然自家已经在县城里买了商品房,但还是花钱把那个房子修好了。
两个老人目前就都住在小舅家的那个屋子里,其实大舅在镇子上还有另一处房产,也喊老人出来住,说镇上热闹,只不过他俩在那里住惯了,偶尔出来逛一下,到儿子女儿家中坐坐还行,让他们长期住在镇子上,多少还是有点不习惯的。
侯chūn玲这次回来,手头上也有一些存款,不是没想过要买商品房,但是想想,回都回来了,还住在鸽子笼一样的小套间里,能有个什么意思,而镇子上那些带地基的独门独院的楼房,她肯定是买不起的,所以还是决定要自己建。
这里虽然只是一块宅基地,但是登记在相关文件里面的还是一间二层楼的房子,只是当初台风过后,一直都没有重建,现在在这块地上盖房子,也不需要办什么手续。
大舅倒是很好说话,说就那块地基,侯chūn玲要在那里盖房子,那就盖好了,关于钱的事,他提都没提。
他们就是不太支持侯chūn玲在那个盖房子,好说歹说一通劝,让她在县城里买个商品房,县城热闹啊,年轻人也多,到时候他们再帮她物色物色,找个合适的赶紧嫁了。
侯chūn玲说要给钱,大舅大舅妈都说不要,弄得侯chūn玲怪不好意思的。
也许在有多处房产的大舅大舅妈眼里,那块宅基地根本不算什么,他们以后九成九是不会回去了,就算真有回去种地的那一天,在旁边划块空地建起来便是,他们那地方偏得很,连个村子都不算,只要稍微疏通一下关系,就没哪个人真正会去管。
但是在侯chūn平看来,这块宅基地还是很好很好的东西,白拿肯定是不合适的,最后推来推去,侯chūn玲也只是给了两万块钱。
大舅说让她先建房子,哪天他有空回西平镇,跟她一起去把手续给办了。他俩是亲戚,就说送给外甥女一个房子,也没什么过不去的,和乡里打个招呼,再简单弄个文件就行了。
侯chūn玲对大舅一家也信得过,她不知道花两万块钱买这块地在他们当地算是便宜了还是贵了,反正她觉得自己赚了,对于她大舅夫妻俩的大方好说话,她还是很感激的。
这一天的中午饭,侯chūn玲就是在他们家吃的,午饭很丰盛,侯chūn玲吃过饭,知道他们家每天这个时候都有午睡的情况,就起身要走了。
大舅大舅妈留她,侯chūn玲就说自己还回去忙房子的事,等将来房子建好了,让他们夫妻俩带着表弟回去玩。
出了大舅家,侯chūn玲实在不想去自家爹妈那里找闹心,便到县城超市里买了些东西,坐车回到西平镇上,下车后也不回家,直接奔她外公外婆家里去了。
侯chūn玲的外公外婆年纪都已经很大,外婆身子骨还算硬朗,外公腿脚有些不便,外婆有时候脾气上来了会骂骂咧咧,但是对他们这些孙子辈的都很好,外公整天笑眯眯的,好像从来没有生气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