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有提到能动性引擎这个说法,我们常常说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有一个主观能动性,是吧? 也就是让他有热情、有干劲儿,这就是内部的那个能动的力量。不管什么事情想要去主动做的话,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或者所谓的能动性引擎。在进入青春期之前,孩子都是通过父母的引擎被带动的,自己并不知道该怎么做,尤其是那些被父母的引擎经常催促的孩子,他到了青春期以后,自身能动性就不是很强,可是他也在慢慢地试着通过自身的引擎来转动。他会观察周围的状况,掌握自己身处的位置,对将来有一定的预估,然后便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
我们把这种能动性或者说干劲儿比喻成引擎是有理由的。现实中两个引擎同时发动,不会出现双倍的效果,反而容易失控,而且很可能出现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为了实现孩子自身的能动性,家长必须停止自己拼命用力的那个引擎。作为家长,我深深地理解我们停止自己的引擎比想象中要难得多。因为孩子刚开始尝试发动自己的引擎,刚开始独自发挥能动性,总是会有失败或者引擎失控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父母马上出手,发动父母的引擎去干预,孩子就会停止自己的引擎。总之,虽然父母有干劲儿是很好的,但是它却让孩子失去了尝试自己发动引擎的机会,就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孩子在失控的时候,家长应该出手帮助孩子的并不是马上去干预,而是在孩子能够重新发动自己的引擎之前在旁观察,等待他们重新发动自己的引擎。因为孩子这个时候,他在学习、在尝试自己独立地思考去做事,而不是受周围人的影响再去行动。对于学习、班级活动、朋友的交往,等等,他自己都在努力地去试探去尝试。在接受这些挑战的情况下,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实践会成为他自己真实的体验和经验。他实践了才能够掌握那个度,如果成功的话,孩子就会有成就感,自己顺利地发动引擎,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所以在这里,父母在等待、观察之后,发现孩子任何值得夸奖的行为,我们都要从他的行为中去总结他呈现出来的特质和能力,及时地给予认可,那么这样孩子就会更加充满热情地去做。
反之,如果孩子暂时失败了,会感到无力和伤心。因为害怕失败,可能他不太想再去做了,那么活力和热情也会消失。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回忆他成功的经验,把他的成功经验适当地放大,加速成功引擎的发动,使他产生那份成就感和价值感。反过来,如果得不到这份认可和唤醒,赞赏和鼓励,那么失败的引擎也会减速。
所以,当孩子在成功和失败之间徘徊的时候,引擎会一会儿启动,一会儿熄火。这个徘徊期是我们父母发挥作用的重要时期,我们需要去缓解自己的担心,引导孩子在迷惑的过程中慢慢地启动他自己的引擎,促使孩子激发自己的能动性去做事。我们只需要在旁边默默地等待,默默地祝福。我常常跟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说,我们觉察到自己正在担心焦虑的时候,在内心里跟自己说 「与其担心,不如祝福吧」,一直说到自己慢慢的放下担心为止。这里的关键是,我们需要耐心地去观察,需要平静地去等待,然后同时,需要及时地表达我们的认可、肯定和欣赏。
这几年我做得很有价值感的一件事情,就是帮青春期的孩子探索他们的未来。我有一个很好的工具,或者说一套很好的方案,就是如何去帮助青春期的孩子做英雄之旅的探索,帮助他识别和唤醒他自己的人生梦想,找到他自己的渴望,释放他自己内在的那份动力,然后呢,帮助他又重新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突出的优势,然后再从梦想变成愿景,变成具体的目标,再支持他做出跟目标相关的行动方案来,鼓励他不断地去行动,来呈现自己找到的这些突出的优势,孩子就越来越自信了。
尤其是当我在跟一些陷入情绪心理问题的学霸做这样的探索的时候,我刚开始也觉得挺惊讶的。当我问到他们从小到大被赞赏的事情,当我问到他们自己觉得自己有哪几个优点的时候,这些学霸能说出来的大概也只有一两个。所以我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鼓励他去回忆他曾经被赞赏过的事件,他曾经自己体验过的一些成功的事件、场景和经验,才能令他慢慢地去找到,原来我是有这样的能力,这样的优势的。
每个人都有几个突出的优势,每个人都有天使的一面和魔鬼的一面,我们只要不断地去做那些能呈现我们优势的行为,逐渐的我们魔鬼的一面就像硬币的另一面被翻转下去了。当我们不断地活出自己突出的优势,我们也就变得越来越自信了。所以我们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我们父母及时地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认可,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