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想想,回忆一下,是不是青春期的爸爸妈妈,甚至是在孩子小学的时候,我们常常充满了担心焦虑。这个时候其实是我们害怕失控,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不断地催促孩子。比如说,作为监护人一般都会这样去催孩子,快起床,快上学,快去刷牙,不要再玩游戏了,快点学习,不要看电视了,快去洗澡,等等。我想大家都听起来觉得非常的熟悉吧。可是这样的催促反映出的是爸爸妈妈的不安和焦虑,而这份不安和焦虑却会传递给孩子,整个家庭的精神氛围都充满了焦虑和不安的状态。
我们爸爸妈妈常常有一些传统的理念,比如说,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高分比什么都重要。那这样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他的学业可能就不像以前那么好了。所以在父母这种理念的传递下,父母和孩子同样都会感到焦虑。还有比如孩子学习好才有出息,如果学习不好了,就说明他是不努力不用心。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只有上重点学校,才能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为孩子付出这么多,孩子就应该明白家长的用心,应该感恩。我的孩子就是要比别的孩子强,至少不能比别人差。我的孩子从小学习好,他到了中学也应该维持这样的优秀。孩子应该要自律自觉,应该先做作业再玩,或者看电视、上网等。孩子必须听家长、老师的话,不应该跟大人顶嘴。还有一种观念就是说男孩子不能哭。有的妈妈会觉得孩子还小,我就是为了让他少犯错,才需要多盯着点儿。很多爸爸妈妈总是在不断地去干预孩子,担心孩子做不好这个,做不好那个,孩子就会停止自己去做事的那个动力。田村毅博士把它称为孩子能动性的引擎。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有没有经常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还是我们常常在做很多替代孩子成长的行为?
孩子的事自己能做的就不要代替。我们有没有常常忍不住去代替他做?帮他倒水,给他切各种水果,然后呢,在他还没有发出需求的情况下,不停地去递给他,甚至有时候干扰了他在专心做另外一件事的这种情况。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特别的焦虑,特别的恐惧,然后就冲上去帮助孩子,去干预孩子。当我们看到孩子能力不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停下来去判断一下,还是我们总要去代替孩子,去要求他,命令他,甚至否定他,责备他,或者是直接帮孩子去做了,而不是协助孩子,陪伴他,支持他,跟他一起来完成。
在孩子九岁以后,当孩子不知道这个事该不该做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直接就替孩子做了决定,而没有跟孩子去做协商。还有一种非常明显的突出的情况就是,我们常常缺乏去倾听,或者根本不知道、不懂得如何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所以很难走进孩子的心里。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逐渐地关上了他房间的那扇门,其实是向我们家长关上了他心里的那扇门。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都是通过交流来建立的,这种交流或许有失败,也会有成功。而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是练习这种社会性的好平台。如果家庭成员之间交流的意识淡薄,这种练习自然是没有办法进行的。所以,创建一个愿意彼此倾听和耐心沟通交流的环境,也是对我们家长来说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尤其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总是会有很多压抑的时候,有很多的孤独感,他们的情绪特别的不稳定,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去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尊重式地去倾听孩子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