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失意却不消沉,诗风由激扬转苍劲,与杜甫的沉郁遥遥相应。不得不说,是他年轻时的游历,在山中的自省帮他奠定了厚实的jīng神基础,让他历经离乱而不倒。
他努力过,至死都在坚持。他想到的,做不到;做到的,改变不了。那是悲壮的事实,是命运,再qiáng大杰出的人都必须学会甘心,遵从命运。
我想起另一个人,苏东坡曾写给好友王巩这样一首词,《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苏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正文07-2此心安处是吾乡(3)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王巩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的宾州。王巩南行,歌伎柔奴不计艰险毅然随行。1083年王巩北归,与苏东坡劫后重逢。席间请柔奴为东坡劝酒。苏东坡问及岭南生活的_gan受,柔奴不言生活之酸苦,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东坡闻言shen受_gan动,作《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一首献给柔奴。
数十年后,东坡被贬岭南惠州,身边亦有朝云追随。朝云对他情意绝不逊于柔奴之于王定国。想他身处岭南,看着相伴在侧的朝云,亦会常常忆起多年之前,那纤弱慷慨的nv子含笑应对他的问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翻过头看,当年的赠词竟成了他今日的自况。他经历的,他又来经历一遍。日光之下,岂有新事?无非是上演过的桥段,换上不同的人再演一遍。他的柔奴即他身边的朝云,是了,道理多年前就有人为他言明,天地为家,此心安处,何惧之有?
一个人,若放不开自己的心,即使富有四海,亦如徒然困居一室,若放下,即使颠沛流离,身无长物,也潇洒磊落。这样的人,是乐游原上纵马远游的五陵年少,挥手自兹去。
鬓发染霜,少年子弟终老于江湖。笑送chūn归,心无悲戚。
正文08-1chūn思-糙色青青柳色huáng,桃花历乱李花香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