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如同殿试一般了。
文章要是写得好,可是能直达圣听。被皇帝选中作为祭天祷文,名字肯定会被皇帝记住吧?
名字记住了,以后好日子就来了。
余柏林在得到这个消息时,并不知道皇帝陛下的小九九。但这种机会,他肯定不会错过。
祭天祷文他没写过,但历史中祭天祷文有许多,他便在空余时间仔细研读,不断练习。不说一鸣惊人,毕竟翰林院能人太多,历届三鼎甲都在里面。但至少,他不能rǔ了自己的名声。
第62章
这次祭天祷文为祈求上苍风T雨顺,nei容大概是说明皇帝有多努力,百姓有多不容易,所以老天爷你开开眼别折腾人。
祭天祷文讲究一个韵律,骈俪工整,炳炳娘烺。因必须注重韵律对偶,很容易忽略文章nei容。
从古至今,骈俪文思想shen邃的比散文来的少,就是这个原因。但若骈俪文不但有文笔,还有文采、有思想,那读起来真就是满口生香,让人回味无穷。
祭天祷文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已经成为制式文章。代笔者在书写的时候,也就很少再花心思。所以历代祭天祷文出彩的不多。
若非皇帝陛下要来这么一次选拔,翰林们也不会如同打了jī血,绞尽脑zhi想把这祭天祷文写的出彩。
祭天祷文每个皇帝都有很多篇,历朝历代加起来,要看完真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
余柏林借由翰林院之便,看完了本朝所有祭天祷文。文章只要粗略扫一眼,就知道大概是什么程度。余柏林将自己认为较为上乘的文章抄录下来,本朝抄录的,也只有五篇而已。
余柏林又走访了其余地方,连皇宫的书库都没放过,把能搜集到的祭天祷文都看了一遍,又收集到了二十余篇佳作。
而他看过的祭天祷文,已经上千篇了。
可见历年祭天祷文,的确多有赴宴。
皇帝陛下给了众人半月时间jiāo稿子,余柏林紧赶慢赶,在三日nei整理出这近三十篇文章。效率这么高,和封蔚以及张岳的帮忙分不开。
皇宫书库里存着的祭天祷文都是封蔚翻看的。封蔚可能写不出来什么好文章,但眼力不差,他直接把自己筛选过的文章jiāo给余柏林。
而张岳则直接将几篇写得好的祭天祷文jiāo给余柏林。他曾经帮文宗代笔过,这些是他整理过的。
即使是制式文章,张岳也不允许写出伤眼睛的玩意儿。
余柏林花了五日,潜心研读这些文章,又读了不少历代大家关于民生和苍天的文章及诗词。他又花了两日思考自己想要写的nei容。
到了第五日时,他才开始动笔。
一千余字,只需要半日就可完成。完成之后,余柏林几经删改,最终成稿时,已经仅剩一日。
经过张岳审读之后,余柏林将文章誊抄,jiāo给宁桂洲。
余柏林jiāo上文章时,宁桂洲手中已经收集了大半。
虽说翰林院中都是科举战场厮杀而出的顶尖的文人,按理说,文采都是不错的。宁桂洲也是抱了很大的期待。
可当他看到文章时,失望溢于言表。
或许是这种极其考验韵律的制式文章本就不好写,也有可能是许多翰林在当官之后,就忘记了曾经对学问的追求,磨灭了曾经的才华。宁桂洲手中的文章,还没有一篇让他觉得眼前一亮的。
这次祭天文,皇帝陛下说明了,就是要看看翰林们的才华。宁桂洲等讲读学士是不参与的。这相当于就是皇帝陛下额外给了熬资历的翰林们一个机会展现自己。
思及nei阁轮值之事,皇帝算是用一种阁老们能接受的方式,影响一下这次nei阁轮值名单。
在皇帝权力集中之事,虽然nei阁轮值仍旧是阁老决定,但皇帝总会做一些事来影响其抉择。英明的皇帝会用阁老和翰林们都能接受的方式推动,并不是直接点名。
若直接点名,阁老和皇帝就成对立了。
各司其职,皇帝陛下也要收敛一二。
封庭这做法就很聪明,阁老门不会觉得皇帝故意gān涉——皇帝只是提供了一种测试而已,最后阁老门采用不采用,还要看他们自己。而且写祭天祷文本就是翰林常做之事。
只是宁桂洲没想到的是,有那么多原本很有才华之人,在jin_ru翰林院,成为翰林官之后,居然对学问如此放松,他甚至怀疑,这些人是不是通过殿试之后,就不再拿起书本了。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